科别:龙舌兰科
学名: Agave
potatorum variegated
别名 :棱叶龙舌
英文名: Century plant / Verschfelt agave
特征: 原产自墨西哥 的 多肉 植物 。 ‘ 雷神 ’ 一个充满了霸气的名字。和它的名字一样,它的外形也是霸气十足,它植株高大,叶片肥厚,特别是叶片边缘那一排红色锯齿状的小刺,更突出了雷神与众不同的特点,是多肉植物里的一股清流,一改多肉可爱小巧的姿态,展示给人们的是硬汉的形象 。 它喜欢凉爽温暖、光照充足的环境。光照不足,叶片白粉较少影响美观。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景天科
学名: Crassula 'Tom
Thumb'
英文名: Tom Thumb
特征: 原产于南非。小米星是舞乙女( Crassula rupestris ssp.
marnieriana)和爱星( Crassula rupestris ssp. rupestris)的杂交品种,由挪威人 W. J. Ruysch发现的。小米星是多年生的肉质草本多肉植物,植株丛生,有细小的分枝,茎肉质,时间养久了茎会逐渐半木质化,和钱串景天长的比较像,二者的区别是大小的区别,小米星比钱串小很多,植株肉质叶灰绿至浅绿色,叶缘稍具红色,在晚秋和早春,温差大的时候红色尤为明显。叶片交互对生,卵圆状三角形,无叶柄,基部连在一起,新叶上下叠生,成叶上下有少许间隔。开花为白色, 4~ 5月开放。白色,星状,花瓣 5-6瓣,簇生,常开满枝头,颇为华丽;开花后不会死。
科别:兰科
学名: Phaius
tankervilleae
别名 :红鹤顶兰、红鹤兰、大白芨、拐子叶
英文名: Common Phaius / Greater swamp-orchid /
Swamp lily / Swamp orchid / Nun's-hood orchid / Nun's orchid / Veiled orchid /
Lady Tankerville's swamp orchid
特征: 原产于台湾,日本,琉球,中国大陆的广东、云南,印度,泰国,马来西亚,爪哇及澳洲。花瓣紫白相间,因为花的外型像展翅飞翔的丹顶鹤而得名 。 大型地生兰,植物体可高达 100公分高,丛生状,假球茎卵形或球形,径约
2 公分,有节。叶 3~5 片,倒披针形,长约 40~60 公分,宽约 8~15 公分,披针形,叶基收缩成柄,叶尖渐尖,表面有波浪形绉曲。花轴由假球茎抽出,粗壮直立,总状花序,花序轴可高达 60~80
公分,直径 1.2 公分,顶端着花 4~10 朵;花序轴侧生,直立,下部具许多鳞片状鞘;苞片大,脱掉性;鹤顶兰之花外部白色,内部边缘白色,中央为灰紫红色,直径约 5~7 公分;花萼长 4~5 公分,宽 1.5~2 公分,披针形或长椭圆形,基部收缩渐狭,先端锐尖;花瓣长 4~5
公分,倒披针形;唇瓣长约 4 公分,喇叭形,外白内紫红,花色柔中带艳,波状缘,侧裂片圆形,中裂片截形,基部有短距,花距长约 1
公分,为省产鹤顶兰属中最美者。花期在春季。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云雾林。
科别:桃金娘科
学名: Feijoa 'Unique'
别名 : 费约果、凤梨番石榴、非油果、菠萝番石榴
英文名: Feijoa / Pineapple guava / Guavasteen
特征: 原产地在中南美洲哥伦比亚,乌拉圭和阿根廷北部,盛产于纽西兰,外皮深绿 色,内部类似芭乐。虽名为“斐济”,其实与斐济没有关系,它的名字来自一位葡萄牙植物学家”达席尔瓦·费约“。叶背面有银灰色细绒毛。枝叶修剪时散发出令人愉快的芳香,有益人体健康。花单生,花辨倒卵形,紫红色,外被白色绒毛。花两性,雄蕊和花柱红色,顶端黄色,花色艳丽,且可食用。含丰富维他命 C. 斐济果通常是用水果刀削半,然后用汤匙舀出果肉食用。果实香甜多汁,无比芳香,接近外皮的部份比较坚韧。在新西兰,斐济果会被制成果汁饮料,果酱,冰淇淋等,还可以用来制作葡萄酒或苹果酒,也可以注入伏特加。 在纽西兰,斐济果多靠蜜蜂或黄蜂以及中型鸟类传递花粉。在美国加州,由知更鸟或蜂鸟传递花粉。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景天科
学名: Echeveria setosa
v.deminuta
英文名: Mexican fire crackern /The firecracker
特征: 原产于墨西哥 。 小蓝衣是景天科拟石莲花属多肉植物,它是“锦司晃”的变种,属于小型多肉品种,外形很萌很迷你,叶片肥厚环生,没有明显的棱。叶尖两侧有不太密集的长绒毛,叶尖也略带长绒毛。植株呈莲花状,小蓝衣生长速度也不慢,易生侧枝形成群生。在充足光照下或是温差加大时,叶尖会出现漂亮的红色,一些叶片会转变为紫色或褐紫色,叶面还被轻薄的白粉。聚伞花序,红色或紫红色,花朵非常好看夺目。
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凤梨科
学名: Alcantarea
imperialis (Carrière) Har
特征: 原产于巴西的多年生常绿草本,是凤梨科难得的大型观叶植物。主要生长在以花岗岩为主的森林中较为稀疏开阔的区域,或者是生长在热带草原的陡峭山坡上。莲座状植株可高达 1.5米,冠幅可达 2米,有短粗的木质茎。强大的根系保证它们能牢固地生长在陡峭的岩石峭壁之上,并吸收有机物质供自身生长需要。帝王凤梨的中央“水槽”可聚集雨水,多达 30升,分解的动物尸体和植物碎片也成了植物生长的养分来源。形成的这种微环境也为多种小生物的生存提供空间。帝王凤梨叶片宽带状,革质。叶色多变,绿色、紫红色和酒红色都有,在隐蔽环境下叶色为绿色,仅叶尖紫红色,而在暴晒环境下则整株变成紫红色。叶面上还覆盖着蓝白色蜡质粉末。一般由小苗至开花要经历 10年。帝王凤梨的一生只开一次花,花谢便会死亡,但是许多新的幼苗会在开花前的很长一段时间就会不断地从基部长出来。开花结果一年后,母株将停止生长。在此期间,母株一直持续地为幼苗的初始生长提供养分。花序顶生,圆锥花序。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云雾林。
科别:兰科
学名: Dendrobium Kila Blue
特征: 这石斛兰是由 Dendrobium nindii 和 Dendrobium williamsianum 的交配品种。在 1967 年由 Limberlost 注册的。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唇形科
学名: Clerodendrum
smithianum
英文名: Chains of Glory / Light
Bulb Clerodendrum
特征: 原产地不明,可能是泰国。常绿灌木植物,株高约六十公分,可达三公尺,茎直立,枝条纤细,小枝方形,单叶对生,叶披针形,端部渐尖,基部钝或渐狭,全缘叶,略带波浪状,叶下垂状,纸质,叶面深绿色,羽状脉,叶脉于表面凹入而于背面隆起,无托叶,短叶柄,两性花,聚伞花序,呈圆锥状排列,顶生或腋生,自枝端下垂,花梗细长,花萼杯状、钟状,深四、五裂,深褐、鲜红、紫红色,花后膨大,萼片增厚,花萼宿存,花冠高脚碟形,花白色,冠筒细长,先端五裂,下垂,花形似白蝶,具芳香,裂片五枚,雄蕊四枚,突出于花冠外,与花冠裂片互生,花丝线形,细长,离生,着生于花冠筒上,雌蕊心皮四枚,合生,花柱顶生,柱头二浅裂,子房上位,子房四室,中轴胎座,核果,球形,熟时紫黑色,熟后四裂,种子四枚,黑色。「玉蝶藤 (Clerodendrum smithianum)」与「垂茉莉 (Clerodendrum wallichii)」相似,网路上所见之学名也常相同,别名也混称,具专家研究,认为两者型态、叶片、花序、花萼、花型不同,应是不同品种,「玉蝶藤」花萼深褐、鲜红或紫红色,而「垂茉莉」花萼偏黄绿、绿色,至于园艺花市常称的「垂花茉莉」,是指「玉蝶藤」或「垂茉莉」,莫衷一是,或许是「玉蝶藤」,但容易与「垂茉莉」混淆,应厘清或称「玉蝶藤」为宜,以区别之。
拍摄地点:台湾,台中薰衣草森林 。
科别:紫葳科
学名: Macfadyena
unguis-cati
英文名: Cat’s Claw Ivy / Cat’s
Claw Vine
特征: 原产西印度群岛及墨西哥、巴西、阿根廷。中国广东、福建均有栽培。攀援藤本植物,茎纤细平滑;叶对生,叶片长圆形,顶端渐尖,基部钝。花单生或组成圆锥花序,有花,被疏柔毛;花萼钟状,薄膜质。花冠钟状至漏斗状,黄色,蒴果长线形,扁平, 4月开花, 6月结果。 最有趣的是它的卷须,上部分裂成 3 条,顶端成钩状,可伸进树皮或墙体的缝隙中,帮助植物体向上攀援生长。卷须的形状如同栩栩如生的猫爪子,因此而得名。 猫爪藤能象“地毯”一样,蔓延铺满整个林地,并爬满树冠。最终可能导致其攀爬的大树死亡 , 成为园林树木的一大公害。
拍摄地点:新加坡 植物园 。
科别:紫茉莉科
学名: Mirabilis jalapa
别名 : 草茉莉、夜娇娇、夜晚花、胭脂花、洗澡花、煮饭花、地雷花、白粉花、潮来花
英文名: Four o'clock flower / Marvel of Peru
特征: 紫茉莉为多年生草本植物,主枝直立,侧枝散生伏地,节部膨大,节部并显粉红色,株高可达 1 米左右。叶形为卵状三角形,对生,翠绿,内有浅色叶脉;花朵状似喇叭,花瓣五裂,花径 2 至 3 厘米,长 4 至 5 厘米,大多为大红或紫色,亦有白、粉、黄及复色等;果实坚硬,呈黑色,外形酷似地雷,故亦称 “ 地雷花 ” 。紫茉莉开花时间段是下午 4 时至次日上午 10 时,因此在英语中被称为 “ 四时花 ” ( Four o'clock flower );因其常在人们晚上沐浴和做饭的时间段开花,因此又有 “ 洗澡花 ” 和 “ 煮饭花 ” 的别名;花于翌日早晨凋萎。
拍摄地点:新加坡裕廊 东 的住宅区。
科别:阿福花科
学名: Haworthia truncata
别名 :截形瓦苇、截形十二卷
英文名: Horse's teeth
特征: 原产于非洲南部,世界多地有引进栽培。玉扇形态奇特,叶色美丽,是一种珍奇的观赏花卉品种。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无茎,肉质叶排成两列呈扇形,叶片直立,稍向内弯,顶部略凹陷。叶表粗糙,绿色至暗绿褐色,有小疣状突起;新叶的截面部分透明,呈灰白色。习性强健,根系比较粗壮。有些品种叶片截面上还有灰白色透明状花纹。其园艺品种玉扇锦叶片上有黄色或粉红色斑纹。总状花序,花茎长 20~25 厘米,花筒状,白色。在原产地,叶片会埋于土中,只露出叶片先端,不同品种的叶片截面上,有些品种叶片截面上还有灰白色透明状花纹。花纹大多为白色,其园艺品种玉扇锦叶子上有黄色或粉红色斑纹。绿色的花纹十分珍贵。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兰科
学名: Aranda Bertha Braga
特征: 这是 Vanda Tricolor 和 Arachnis Maggie Oei的混种胡姬花,在 1956年首次开花。这胡姬花是以新加坡殖民政府的卫生部长 A J Braga( the
Minister of Health in the colonial government of Singapore)的女儿的字名命名的。这兰花的花型独特,看似蜘蛛形 ,是荣获国际奖项的兰花。
拍摄地点:新加坡 植物园和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兰科
学名: Dendrobium Lucian
Pink
英文名: Dendrobium Lucian Pink
Orchid
特征: 这是 Dendrobium Walter Oumae 和 Dendrobium Lois Anderson 两种石斛兰的杂交品种,由 Toh Garden在 1999 年 7 月 13 日注册的。这兰花的花瓣和花萼都是粉红色的,越靠近花中心的花色越淡,由粉红色变成白色。花期长达几个星期。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和植物园 。
科别:景天 科
学名: Sedum versadense
var. versadense
别名 :春之奇迹
特征: 薄毛万年草是景天科多肉植物中价格较贵的。 叶片微被细毛,在日照时间长且具一定温差的环境下会呈现粉色。极易通过 扦插 、 叶插 繁殖 。 薄毛万年草看上去像软糖一样很 Q,非常诱人。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兰科
学名: Phragmipedium
Hanne Popow
特征: 原产于厄瓜多尔( Ecuador)的地生兰,是由 Phragmipedium
besseae 和 Phragmipedium schlimii两种美洲兜兰的交配品种,在 1991年 7月 31日由 H.Doll注册的。这是容易种植的美洲兜兰品种,花色有粉红色和双色的粉红白。花朵具香气,带有玫瑰味的芬芳。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和云雾林。
科别:兰科
学名: Renanthera Singaporeans
英文名: Orchid Renanthera
Singaporeans
特征: 这是 Renanthera Kalsom和 Renanthera Tom Thumb 两种火焰兰交育出的品种,在 1997年由 How Wai Ron 注册的兰花。这兰花在 1999年荣获国际奖项的殊荣。艳红的花色是新加坡的国家色彩,而每朵花都看似一个人的形状,很贴切的以新加坡人命名。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