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别:兰科
学名: Papilionanda David
Cameron
别名:卡梅伦万代兰
特征: 这是 Papilionanda Josephine van Brer 和 Dendrobium bigibbum var. superbum 交育出的混种胡姬花。 2015 年 7 月 29 日,英国首相戴维 · 卡梅伦( Brit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访问新加坡国家胡姬园的时候,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拍摄地点:新加坡国家胡姬 园。
科别:兰科
学名: Papilionanda Aung
San Suu Kyi
别名: 翁山素姬万代兰
特征: 这是 Papilionanda Josephine van
Brero和 Vanda Varut Fuchsi交育出的混种胡姬花。 2016年 12月 1日,缅甸国务资政昂山素姬( Myanmar
State Counsellor Aung San Suu Kyi)访问新加坡国家胡姬园的时候,以她的名字命名的。
拍摄地点:新加坡国家胡姬 园。
科别:兰科
学名: Dendrobium Duke
Duchess of Cornwall
特征: 这是 Dendrobium
Halawa
Beauty 和 Dendrobium Blue Diamond 两种石斛交育出的混种胡姬花。 2017 年 11 月 2 日,英国威尔士亲王查尔斯王子和康沃尔公爵夫人卡米拉( Prince Charles,
Prince of Wales and Camilla, Duchess of Cornwall )访问新加坡国家胡姬园的时候,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
拍摄地点:新加坡国家胡姬 园。
科别:爵床科
学名: Thunbergia
gregorii
别名 :橙邓伯花
英文名: Orange Clockvine / Orange Trumpet Vine
特征: 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的藤本植物。花冠 5 裂呈橙黄色,花形像黑眼花,但有别于黑眼花的是花筒中心没有褐黑色而是白色。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 。
科别:火筒树科
学名: Leea
guineensis cv. 'Burgund'
别名 :红宝石南天
英文名: Manila Leea
特征: 原产菲律宾,台湾、香港及中国南方各省有零星栽培的园艺栽培种。花盛开时,像燃烧的火一般耀眼,故称火筒树。株高 1~2米,枝条暗紫红色。叶互生, 2~3回奇树羽状复叶。小叶对生,长椭圆形,锯齿缘,叶暗紫褐或绿褐色,光泽明亮,叶色奇雅异美。冬至春季开花,赤紫色。叶色暗紫褐或绿褐色,奇雅异美,光泽明亮,称「美叶火筒树」。性喜高温多湿,成长迅速,树性强健,少见病虫害。具耐高温、耐寒、耐阴的特性,可栽种庭院或盆栽,作为室内观叶植物观赏,也可观花、观果。成熟的果子可以生食或以盐或糖腌渍后食用。用种子繁殖为主,也可用扦插、分株或高压法,其中以分株成活率最高。春季为适期 。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和 植物园 。
科别:兰科
学名: Papilionanda Shah
Rukh Khan
特征: 这是 Papilionanda Rubychai和 Papilionanda Yip Sum Wah 的杂交品种。 2003年 11月 29日,印度宝莱坞演员兼制片人沙鲁克·汗( Shah
Rukh Khan)访问新加坡国家胡姬园的时候,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拍摄地点:新加坡国家胡姬 园。
科别:兰科
学名: Aranda Peng-Lee
Yeoh
别名 : 巧克力兰 花
英文名: C hocolate orchid
特征: 这是在 1966年 由 Yeoh Bok Choo 注册的, 是 Aranda Lucy Laycock 和 Vanda tessellata 的交配品种。这兰花 有一种独特的香草味,因此被孩童们称之为 “ 巧克力兰 花 ” 。
拍摄地点:新加坡国家胡姬 园 。
科别:菊科
学名: Kleinia
mandraliscae
别名 :蓝粉笔
英文名: Blue Stick Senecio / Blue Chalk sticks
特征:原产于南非开普敦省好望角的多肉植物,有着特别的天蓝色叶片,在受到强光照射时,会变成绚丽的紫色。在国外也常被叫做 Blue Chalk sticks(蓝粉笔),可知其形态特征,叶手指状,蓝色,披厚粉。在日本则还有另一个名字,叫万宝。蓝松茎匍匐生长,易分支,种植时间长了,往往形成群生状态,叶片随养护环境不同绿色到蓝色,叶尖可以晒红,叶片可以看到一条条具通透感的竖纹 。 蓝松夏季开花,花的形态和同为千里光属的佛珠很像,管状花
,头状花序 。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景天科
学名: Sedum
nussbaumerianum
别名 :日系铭月、棒槌玉莲
英文名: Coppertone Stonecrop /
Coppertone Sedum /Nussbaumer's Sedum
特征: 原产墨西哥的多年生草本。茎叶多肉化,被有白粉,老茎略呈木质化,植株容易四散生长,自然状态下叶片排列略疏。互生披针形叶片,长约 5 ㎝、宽约 1~1.5 ㎝,叶身略弯曲。高温期叶色黄绿,冬季低温期全叶变浅黄色,叶缘橘黄色。聚伞花序自叶腋下伸出,花序呈圆球形,花白色 5 瓣,花径约 0.8~1 ㎝。开花期春季。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豆科
学名: Peltophorum
pterocarpum
别名 : 黄焰木、黄凤凰、闭荚木、双翼豆、双翅果
英文名: Shield-bearer / Yellow
Poinciana
/ Yellow Flame
特征: 原产于中国海南岛,越南,马来西亚,美洲,澳洲等地的落叶型高大乔木 , 株高可达 20 公尺,目前多被种植为行道树。从它的名字,别名及英文名字可以看出它的一些特征 。 盾柱木:这个名字主要来自于其花朵的柱头长得很像盾牌,是它重要的特征。 Yellow Flame ,黄焰木:盾柱木的花朵黄色,长长的花序突出于树冠层上方,好像黄色的火焰。黄凤凰:盾柱木外型上很像凤凰木,叶片都是二回羽状复叶,夏季开花,但凤凰木开红色的花,而盾柱木的花则是黄色的,所以有黄凤凰之别名。闭荚木:盾柱木的荚果成熟后不会自行开裂,所以又叫闭荚木。双翼豆,双翅果:盾柱木的荚果为扁平状长椭圆形,两边具翅。 Rusty Shield-bearer :指盾柱木呈铁锈色般的荚果,事实上,盾柱木的叶背,叶柄,嫩枝,花序梗,花瓣基部等也都具有铁锈色般的毛。两性花,圆锥型总状花序,顶生且突出于树冠,花序梗密披锈色之短柔毛。花萼 4 至 5 深裂,外部披覆锈色毛,花开时裂片向后反卷。花瓣 5 枚,具柄,倒卵形,黄色,基部具锈色茸毛,边缘呈皱折波浪状。雄蕊 10 枚,离生,不等长,花丝黄色,基部具硬毛 ; 花药深黄色,长约 0.3 公分。雌蕊 1 枚,子房无柄或具短柄,披毛 ; 花柱丝状,光滑 ; 柱头绿色,盾状两性花,圆锥型总状花序,顶生且突出于树冠,花序梗密披锈色之短柔毛。花萼 4 至 5 深裂,外部披覆锈色毛,花开时裂片向后反卷。花瓣 5 枚,具柄,倒卵形,黄色,基部具锈色茸毛,边缘呈皱折波浪状。雄蕊 10 枚,离生,不等长,花丝黄色,基部具硬毛 ; 花药深黄色,长约 0.3 公分。雌蕊 1 枚,子房无柄或具短柄,披毛 ; 花柱丝状,光滑 ; 柱头绿色,盾状。
拍摄地点:新加坡 裕华 园和 裕廊 东的 住宅区 。
科别:旋花科
学名: Ipomoea
cairica
别名 :槭叶牵牛、番仔藤、台湾牵牛花、掌叶牵牛
英文名: Palmate-leaved Morning Glory
特征: 原产於北美洲的多年生草本缠绕植物,为雌雄同株。茎长 10 余公尺,具缠绕性;叶似掌状,深裂或全裂成五小叶;花朵绽放後为漏斗状,淡紫色,有 5 个雄蕊;果实为蒴果,球形,极少结实。开花期尤以夏季最盛,因为与牵牛花同属旋花科,花朵极为相似,故常被误认,但其实从叶子上就能区分二者不同之处。牵牛花的叶通常三裂,基部心形,而槭叶牵牛为深裂或全裂成五小叶,记得此特徵,下次遇见就易分辩了。这是很常见的野花,几乎一年四季都可看见,除可做绿篱观赏,亦具有药用用途。这外来种植物生长适应力强,从低海拔的山区、溪畔、墙垣、废墟、屋顶,甚至市区的公园,例如眷村文化公园、古亭河滨公园等都随处可见蔓藤攀爬其中,繁花朵朵,如身着绿绸罗缎红菱花般的娇美,又似森林中的精灵世界。
拍摄地点:新加坡 裕华 园 。
科别:马鞭草科
学名: Clerodendrum inerme
别名 : 白花苦蓝盘、白花苦林盘、若廾盘、苦蓝盘、苦那搬、苦楮、苦树、苦郎树、许树、臭栗生、假茉莉、海常山
英文名: Glory bower
特征: 苦林盘是属于海岸灌丛中匍匐状同时耐湿、耐盐性很强的植物,为海岸防风、定砂的优良树种。它的拉丁文学名中,属名臭是由希腊文 kleros(运气)和树突(树)缔造而成,意指这种植物具有改变药用性能的特色,是要运气好才能碰到正确效用的树,中文称为海州常山属或大青属。种小名 inerme是「无刺的」的意思。叶为暗绿色呈十字形对生,全缘叶,稍厚而多肉质,呈椭圆形,叶长约 6至 8公分;花为白色呈筒状的中型合瓣管状花,长约 3公分有 5个裂片,有腋生或顶生形。花丝细长颜色由艳丽的桃红色至粉白色的花丝伸出花筒,形似白色小粉蝶散布驻足采蜜般,极为美妙。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 。
科别:鸢尾科
学名: Iris japonica
Thunb.
别名 :白花射干、蝴蝶花
英文名: White Fringed Iris
特征: 原产地是中国、日本和韩国,性耐阴、耐旱,适合庭园荫蔽地美化、盆栽或切花 。 生长型态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株高 20~ 40公分。 花白色带黄、淡紫斑色,清丽而宜人。冬末至春季开花 。
拍摄地点:台湾、台中的薰衣草森林。
科别:马兜铃科
学名: Aristolochia
leuconeura
英文名: Pipe Vine
特征: 原产热带的藤本。 管状 花小、深红色,成簇的长在旧茎的部位。心形的绿叶上有着漂亮的白色脉纹。
科别:番杏科
学名: Bergeranthus
multiceps
别名 :黄花照波
英文名: Bergeranthus
特征: 原生于南非东开普省的多肉植物,在原产地一般在灌木丛下或石头缝隙中生长。因开黄花,也常被叫做黄花照波,开花时间常在午后三点,日本人也常叫其为三时草。照波,植株本身没太大的亮点,就是绿色,怎么晒也都还是绿色,叶片细长三角柱状,前端渐尖,簇生,很容易从一株长成一坨,然后是一大坨,生长过程中会形成块状根,可观叶也可观根。但最大的亮点还是它的花,小花雏菊状,黄色,颇为可爱,花期也长通常可以从三月开九月。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
科别:金莲木科
学名: Ochna integerrima
别名 :米老鼠树
英文名: Vietnamese Mickey Mouse
Plant / Yellow Mai flower
特征: 产于广东、海南和广西,越南、印度、巴基斯坦、缅甸、泰国、马来西利、柬埔寨也有。它是越南的年花,盛开时花团锦簇,异常美丽,被赋予好运与财富的寓意。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达 2-7m。春季开花,花序生于短枝的顶部。花黄色,状如金丝桃;更引人注目的是它的果实。结果时,花萼和雄蕊不脱落,逐渐转为暗红色,花托上着生数个果实,果实初期绿色,成熟时呈紫黑色。有的果托上只有两个果实时,整个果序看起来酷似米老鼠的头部,着实有趣,所以又称为米老鼠树。本种先花吐妍、后叶吐绿,满树的黄花娇美烂漫,叶色翠绿雅致,果实极富艺术观赏性,是庭院、校园、公园等美化的优良园林风景树。
拍摄地点:新加坡 滨海湾花园的 花穹。